辦學校建醫院‧王叔金低調為善‧兒子出書頌揚父奉獻

你認識王叔金嗎?除了霹靂州實兆遠道地人,王叔金的名氣並沒有遠播各地。

不過,比起我國其他早期成功起家的企業鉅亨,王叔金對社會的貢獻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
Advertisement

王叔金白手起家,逝世50年後遺留下來的不是一大筆財富或大企業,而是5所學校、公會、書報社、婦產醫院、華人墓地等機構。

由於為人低調,慈善與生意分明,不求名氣,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的故事。

因此,他兒子王永裕為他撰寫傳記《王叔金:一位老華僑的奮鬥歷程》,歌頌他一生的奉獻。

霹靂州實兆遠聞人王叔金是一個傳奇人物。

ADVERTISEMENT

1884年出生在中國福建永春的一個農家,生活困苦。為了擺脫貧困,20歲離鄉南下馬來亞謀生,努力奮鬥後於30歲前成為成功商人。事業有成後,他回饋社會,創辦了學校、婦產科醫院和益智書報社。

王叔金於1964年逝世後,他的後人也繼承了他服務社會的精神,除了定期捐獻予《紀念王叔金教育基金會》,也創立血液透析中心,為腎臟病患者提供治療。

2014年是王叔金逝世50年紀念,已移居澳洲排行25的兒子王永裕和定居中國排行17的兒子王建士出錢出力,耗費3年出版撰寫的王叔金英文版傳記《No Other Way Out》。時隔一年,再推出中文版《王叔金:一位老華僑的奮鬥歷程》,以父親的母語,記載他從貧困走向富裕,再致力於教育及慈善的歷程。

收集父親事跡

任務不簡單

撰寫傳記不容易,更何況是一個已故者的傳記。不過,王叔金是具有遠見的人,他把南來奮鬥的歷程巨細靡遺地記錄下來。一直以父親為榮的王永裕決定出錢出力,把父親的獻身精神化為文字,印製成書。這本書也是他身為兒子對父親致敬的作品。

現年66歲的王永裕曾在馬來西亞從事城市規劃工作,後於1988年與家人移民澳洲,為當地政府服務約20年。他娓娓道來出版此書的經過時,一直強調父親對社會的貢獻。他告知,他是在2010年時才開始著手整理父親的手稿。雖然家族內不是所有人都贊同他出書的做法,但多數人還是給予支持及合作。

首先,王永裕做了一本聯絡冊,聯繫許許多多的人收集有關他父親的事跡,期間面對很多挑戰。

“當我決定開始時,就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務,很多工作要做。我需要出錢出力,奔波各地收集更多的資料。雖然現今有了互聯網方便很多,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給予回應,所以還是得親自去尋找。”

對於出書的決定,他也不能肯定是否圓了父親的夢。“他很低調,擔任很多社團的職位,卻沒有要求出名。他認識很多有錢的名人,但他從來沒有將慈善工作與生意連接在一起,沒有靠人際關係。他去籌款是住在青年旅舍,從不花費在酒店,所以得到很多人的信任。”

4年時間完成傳記

無論如何,王永裕並沒有理怨過,因為他在決定時就明白沒有回頭路,不能半途而廢。經過4年約8000個小時的努力,總算完成中英文版的傳記,但他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,還開設王叔金網站(http://ongseokkim.com/)。

現在,他視此網站為另一個任務,不斷更新資料,歌頌父親的偉績和貢獻精神。

“網上很多資料也只是英文,還有很多未翻譯成中文,這是我接下來的工作。網站自2011年中開設以來,點擊人數至今已達25萬人次,我嘗試將它做得更加完整,包括附上家族聚會的錄影片段。”

因為這個網站,他退休的生活比工作時還忙碌。

“很多家族成員都很老了,我希望他們可以看到這些,所以我週末或週日都在工作。”他說,許多家族成員在知道他的努力後都會貢獻一些資料,他更希望吸引年輕一代參與及協助維持此網站,瞭解他們的祖宗。

《王叔金:一位老華僑的奮鬥歷程》在國內各主要書局出售,王永裕也送出200本給曼絨區29所華校以及其父親創辦的慈善機構。另外,他也送出100本至中國有關海外華僑的機構,比如大學圖書館、博物院及大使館。

非一般家庭生活

已故王叔金與3名妻子,包括養子女在內,共育有44名孩子,家族龐大。目前,最年長的是王叔金的第三媳婦,也就是王永裕的第三嫂嫂,現年已96歲了。

兩年前,王永裕花了3年的時間,通過網絡召集旅居在中國、新加坡、加拿大及澳洲等地的家族成員辦了一場聚集400名成員的“世紀家族聚會”。問他幾時再辦聚會,他坦言,要辦這樣的大型聚會實在不容易,如果每5年能辦一次就很不錯了。

王叔金逝世時,王永裕只有15歲。身為大家族的一分子,王永裕的童年生活肯定比一般人多姿多彩。

“生活在大家庭裡有好有壞,最好不過的是有很多人陪你玩樂,不好的當然是要與很多人流輪使用廁所、沖涼房,花費很多時間在等待。因為不夠桌椅,我們也就輪流吃飯,好像工廠用餐般。”

父身兼多職少在家

至於如何“分享”一個父親,王永裕說,這不是一個正常的家庭生活,他沒有一家大小齊齊整整坐下來吃頓飯的回憶,更何況其父身兼多職,多數在外奔波籌款做慈善,一個月裡最多只有一個星期在家。

“以前的交通不像現在般便利。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要轉很多趟的巴士或火車,所以他很多時候都在路途中。我父親也就沿途籌款了。”

回想起來,王永裕每個月只能見到父親4至7次,最難忘的時刻就是拿到學校成績單的時候。“他必須在我的成績單上簽名。每考獲一個A,他會獎賞我50仙,所以我必須找到他。有時,就是在那時候發現他沒有在家裡。”

當年,王叔金購買一片7英畝的土地建家宅,周圍內有很多橡膠樹,還有很多雜草。每當王叔金回家,總會帶著一大班子女清理雜草,王永裕是其中一人,他也會因為這些勞力而獲得獎賞。

逝世前的兩三年,王叔金才慢慢從慈善工作退位,待在家裡時就常跟子女聊天,跟他們講講他的故事。那時,王永裕年紀還很小,現已不記得那時的話題了。

中英雙語撰傳記

王叔金的日記全以中文書寫,王永裕卻是受英文教育長大,除了福建話,完全不懂得中文字。所以,在撰寫第一本書時(英文版),他得依靠受中文教育的哥哥王建士,現在要從英文翻譯成中文,則由68歲的外甥陳昆峰負責。

王永裕指出,父親很勤力的寫日記,每天回家都會用紙筆記錄一天做過的事情,直到他去世那天。所以,家裡有一個大書櫥收藏著這些用墨筆寫的日記本。也因為這些日記,讓王永裕的整理工作容易許多。

製200本書給下一代

王叔金分別在1947、1957和1962年自行整理了三份回憶錄。在他逝世前3年,他將回憶錄印製成200本書,分發給下一代。現在,王永裕為父親的手稿集結成書,出版中英文版的傳記,總算是完成了父親的心願。

此重新編輯的中文版傳記為求無誤,他們反覆對照了王叔金的手稿,並參考其他史實資料,整理了各個章節,比原先英文版的6章增加至8章,尤其著重編寫第二章王氏祖先及家庭結構,也另外闢第五章,記錄日據時期的磨難。

針對翻譯的問題,王永裕找了居住在馬來西亞的外甥陳昆峰。陳昆峰之前在國家電訊公司服務,退休後就把時間貢獻了給這本有關家族的書。

“他找我做翻譯時,我買了幾本字典,中英巫的都有。”陳昆峰說。

所有錢捐作慈善

王叔金漂洋過海來到馬來亞,早年時艱苦奮鬥,運用靈活的生意頭腦拓展生意,累積資金成為有錢人。

“我父親在二十年代時是個很富有的人,以現在的金錢來算,他是百萬富翁。這些都是他通過做批發生意和管理園坵得來。但是,他將所有財富拿來做慈善,沒有留下一分一毫給下一代。”

當年,王叔金除了向外籌款,多數的捐款都是自掏腰包,事事親力親為。

“很多有錢人只是捐錢贏名氣,我父親可不一樣。他籌款、買地、建校、聘請校長老師,還要確保學校正常運作,不只是出錢這樣簡單。”

親自籌款確保職員有薪資

1935年,王叔金設立南華學校時,捐出3500令吉買地建校,在當年,這是一筆大數目。以前的政府並沒有津貼給華校,王叔金親自去籌款,確保所有教職員每月都獲得薪資,不容易。因此,有人說,曼絨區出了很多老師,就是這樣。

針對王叔金遺下的財產,王永裕笑說:“我父親沒有留下任何錢,只有一些產業,不然所有子女都要爭家產。那些產業也在他去世後不久被賣出去分家了。”

助子孫認祖歸宗

王永裕特別設立了王叔金網站,記錄王氏歷史和家族概況,還印刷了方便家族成員聯繫的通訊錄。他希望能讓王叔金散落各地的子孫和家族的根重新連接在一起。

為了這本書,王永裕遠赴中國研究王氏的起源,並對父親為下一代取名時沒有沿用家譜而感到好奇。

“我父親是第廿九代,我們是第卅代,原本我們名字中間的字是`亢’,但他全部29個兒子中,沒有一人用這個字取名。

挑戰傳統

兒女同一天辦喜事

“我想,我父親的思想有別於那年代傳統的人。他挑戰傳統,比如他的三子和第五的女兒同時在農曆新年正月初一當天結婚,這都是顛覆傳統的做法。不過,他為大多數孫子取名時,又採用輩份用字`宗’,讓他們記住自己在家族的輩份,確保家族血統的延續性。”

王叔金是忠於祖國的人,他來馬謀生後,先後回中國9次。1947年時,他將當年11歲的第十七子王建士送回中國,讓他與在祖國的親戚有了密切聯繫,避免後代尋親失聯的情況。目前,王建士已78歲,是此書的作者之一。

【免責聲明】
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,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,營造理性交流環境;任何人身攻擊、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、誹謗與造謠等留言,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。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你也可能感兴趣...